首页

y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3 09:05:54 作者:针对大方县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部将贵州地质灾害防御响应提升为Ⅱ级 浏览量:17544

  一、目的依据

  为了更好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引导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主要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简称“应用程序”)、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以下简称“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提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包括使用时段、时长、内容和功能等方面,适用于未成年人模式的研发、建设、运营和管理。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相关主体应当对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未成年人模式建设。

  三、通用规范

  (一)三方联动

  在未成年人模式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必要联动:

  1.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之间通过必要接口和数据共享,实现三方联动,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时间管理、内容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2.未成年人模式具有自动切换功能。在移动智能终端一键启动/退出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自动同步切换。

  3.未成年人模式支持家长或未成年人用户在多个移动智能终端(包括同一厂家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多个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统一设置。

  (二)便捷使用

  1.未成年人模式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于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

  2.未成年人模式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提供使用时段、时长、内容和功能等默认设置,并允许进行个性化调整。

  3.为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鼓励家长在未成年人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时启动未成年人模式,通过模式提供的各项便捷功能和服务,更好指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4.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处置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

  (三)分龄原则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评估产品的类型、内容与功能等要素,为未成年人用户提供适龄产品和服务。

  四、移动智能终端未成年人模式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未成年人模式入口

  未成年人模式的入口设置应当确保最简化原则。用户可通过开机提醒、桌面图标、系统设置等至少3种方式进入未成年人模式。模式入口应当在醒目位置、便捷易寻,方便用户一键切换。

  用户在首次登录未成年人模式时,移动智能终端应当在入口提供设置生日、选择年龄或年龄区间等多种方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并允许设置多个未成年人用户。

  用户可在首次开机或系统设置选择不需要未成年人模式,系统将不再出现相关提醒。

  2.未成年人模式退出

  退出未成年人模式,需要家长进行验证同意。移动智能终端应当在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下,提供密码、指纹、人脸等单一或复合验证方式。

  (二)使用时长管理

  1.移动智能终端应当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使用时长管理服务。当超过每日推荐使用时限,除特定必要应用程序和家长自定义豁免的应用程序外,其他应用程序默认暂停使用。

  (1)在面向不满16周岁用户的未成年人模式中,默认推荐使用总时长不超过1小时,同时提供家长豁免操作;

  (2)在面向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用户的未成年人模式中,默认推荐使用总时长不超过2小时,同时提供家长豁免操作;

  (3)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当未成年人用户连续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时长超过30分钟,移动智能终端应当发出休息提醒;

  (4)在未成年人模式下,移动智能终端每日22时至次日6时期间默认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同时提供家长豁免操作;

  (5)以下功能和业务不受上述使用时长和时间段限制:

  ①保障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和操作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基本功能,如系统内核应用、蓝牙、GPS等;

  ②保障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和必要通联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短信、通话、语音、联系人等基本通信产品和服务;

  ③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的应用软件:在有关主管部门备案的,为未成年人提供网课等教育服务的产品和服务;

  ④家长自定义设置可被豁免的应用程序。

  2.移动智能终端未成年人模式具有如下时间管理功能:

  (1)设置移动智能终端整机使用时长;

  (2)设置移动智能终端整机使用时间段,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某个或者多个使用时间段;

  (3)设置指定应用程序使用时间。

  (三)防绕过要求

  1.未成年人模式具有防绕过功能。进入未成年人模式后,移动智能终端需在家长验证并确认后才能执行退出未成年人模式、恢复出厂设置等操作。

  2.移动智能终端应当确保未成年人模式图标始终保持在桌面醒目位置,不被卸载、冻结和隐藏,进程不被强制结束。

  3.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无法修改系统日期和时间。

  (四)其他要求

  1.由于未成年人的视觉、听觉等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鼓励移动智能终端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或消除未成年人在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

  2.儿童智能手表、早教机、智能音箱等儿童智能设备,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可穿戴设备在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参照本指南有关要求,规范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时段、时长、内容和功能等设置,确保信息内容安全可控,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

  3.现有应用程序中的青少年模式,应当在移动智能终端普通模式下予以保留,并参照本指南有关要求进行升级改造,为未成年人在普通模式下使用应用程序提供安全防护。

  五、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未成年人模式要求

  (一)推荐适龄内容

  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为未成年人打造专属内容池,方便未成年人获取丰富、健康、有益的信息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推荐适龄优质内容:

  1.不满3周岁:推荐儿歌、启蒙教育等亲子陪伴类内容,建议以音频为主;

  2.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推荐启蒙教育、兴趣素养、通识教育等内容;

  3.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推荐通识教育、知识科普、生活技能、具有正向引导意义的娱乐性内容和适合本年龄段认知能力的新闻资讯等;

  4.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推荐通识教育、学科教育、知识科普、生活技能、具有正向引导意义的娱乐性内容和适合本年龄段认知能力的新闻资讯等;

  5.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推荐适合本年龄段认知能力、健康向上的内容。

  鼓励应用程序提供者对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中的内容进行适龄推荐标注。

  (二)强化内容安全

  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规范信息内容呈现,确保内容安全:

  1.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未成年人家国情怀和良好品德,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的网络信息,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

  2.不得呈现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3.不得呈现可能引发或者诱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实施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产生极端情绪、养成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三)完善功能限制

  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合理设置功能版块:

  1.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在使用时段、时长、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提供相应的服务。

  2.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

  3.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4.网络游戏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健全完善防沉迷措施,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游戏内容或者游戏功能。

  5.鼓励开发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应用程序,帮助未成年人培养良好网络素养。

  6.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外链信息内容风险。

  7.在未成年人模式下默认关闭陌生人私信功能,并提供便捷的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或者特定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等防护选项。

  六、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未成年人模式要求

  (一)未成年人专区

  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提供未成年人专区,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产品和服务。

  1.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优质适龄的应用程序。

  2.鼓励教育、益智、科普、读书、音乐、体育等有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应用程序在未成年人专区中上架。

  (二)应用程序管理

  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对在未成年人模式下申请上架和更新的应用程序进行审核。

  1.科学评估应用程序适龄范围,并在显著位置标注应用程序推荐年龄。

  2.建立完善上架审核、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管理措施,对违规应用程序依法依约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七、家长管理

  1.在未成年人模式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提供必要的管理权限和功能,允许家长对未成年人用户使用时长、应用程序安装、推荐内容类型等进行管理,便捷家长指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2.移动智能终端应当提供未成年人模式使用情况查询功能,方便家长关注了解未成年人上网情况。

  3.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未成年人模式下的默认设置,但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明令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服务除外。

  (中国网信网)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迎回仪式在沈阳举行

北京2月21日电 近日,由高满堂、李洲编剧,郑晓龙、刘璋牧导演,白敬亭、丁勇岱、金晨领衔主演,刘冠麟、刘钧、左小青、姜妍、胡可、宋家腾、李乃文主演,倪大红、王劲松特邀主演,王迅、包贝尔、王小利、涂松岩特邀出演的年代情感群像大剧《南来北往》正在热播。有观众表示,《南来北往》节奏紧凑,堪比“电子年货”。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履职尽责有作为 聚智聚力助发展

中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协会指出,中西双方正积极有序地推进运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两只大熊猫平安、健康抵达马德里动物园,并顺利适应新环境。相信随着中西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的延续开展将继续推动两国濒危物种保护水平的提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德媒称两艘德国军舰将过航台湾海峡 中方回应

调查显示,超七成消费者自认能做到理性决策,理性消费趋势显著。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连续三年最受关注,“多平台价格差异大”成为影响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积极吸引绿色产业国际投融资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25日0时46分,鹊桥二号中继星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约440公里处开始实施近月制动,约19分钟后,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绝不允许美国少数政客操弄议题祸乱香港法治

封建农奴制在西藏有悠久的历史。三大领主土地占有制从公元10世纪开始就逐步形成,并迫使所有农奴与他们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和平解放前,长期实行的封建农奴制度,逐渐形成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三大领主通过占有农奴人身,将其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绝对禁止逃亡。与此同时,寺院长期垄断教育,且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僧人更是少数,导致西藏人口的文盲率一直居高不下。自给自足的经济、三大领主的压迫、神学禁锢的思想、对外隔绝的环境,使得西藏社会长期处于一种步履蹒跚的状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